close

「我要達成的目標有......」
「新學期新希望:上課不睡覺、讀書要認真、考試要準備、作息要正常......」
「目標:X大!」

很多人喜歡把自己的目標掛在嘴邊
或是設為網誌標題 或是寫成字條之類的以作隨時提醒
然而人都是善變的 所以才需要提醒
目標在你心裡 原則上你應該不會忘記 然而你卻忘了 表示目標在你心裡地位不夠大 所以才需要提醒
擔心自己一心二意 所以才需要提醒

這樣看來似乎正因為不寫下來的缺點不少 所以提醒才真是一個好東西
但換個角度想想 寫提醒 寫目標 難道就沒缺點嗎?

有人寫下來 貼在網誌上 設成標題 卻還是失敗了 貽笑大方
有人成天掛在嘴邊 或是咬牙肯定 卻還是變了 貽笑大方
有人好像下定決心 每天都持續實踐 隔一段時間 發覺又故態復萌 失敗了 貽笑大方

看來「目標」這玩意兒效果有限 
但還是有人一旦寫下來 一旦訂定目標 就能確實實踐
然而缺點何止這樣?

目標是一種有強制力或強制意味存在的東西
一旦訂下 無論時間長短 他都能在一段有效期間內發揮強制的功效
這功效看來似乎不錯 可以讓人堅持某個方向
但反過來看 卻也有可能阻斷一個人發展的契機

有人打從高二開始就決心認真念書 因此捨棄社團 捨棄許多休閒或課外活動
你失去了什麼?
相較之下
你沒有公關的能力、機會或經驗
你沒有籌辦大活動的能力、機會或經驗
你缺少了與一群人協調討論的能力、機會與經驗
你缺少了與更多比你年長的人討論的能力、機會與經驗
你失去了與更多人互相學習的能力、機會與經驗
你失去了參與更多你從未參與過活動的能力、機會與經驗
當你看著成績單上耀眼的成績
回到家像個大孩子般宣揚你的戰果
父母歡欣鼓舞的邊摸著頭 邊稱讚著你
你得到了 還有什麼?
你失去了什麼?

有人高三開始就決心在什麼時候 什麼場合 要考上什麼學校 要取得什麼樣的成績
於是開始奮力的抱著課本、參考書與複習講義苦讀
有人邀請你聚餐、唱K、去參加演唱會 你拒絕
有人邀請你讀本不錯的課外書 你拒絕
有人想把假期獲得的許多寶貴經驗與你分享 你拒絕
你得到了 還有什麼?
你失去了什麼?

目標不是壞事 但過度狹隘的目標只是一種自立的障礙
寫下來希望能更強制的執行更是一種無形的障礙
也同時是一種故步自封的作為

很多人只想要考試考好 只想要成績好
卻不但讓自己失去了更多價值不斐的東西 還同時讓自己的成見蓋過實際的狀況 只因缺乏更多的了解

有人說 學測是一種給「特別」的人的入學機會
如果你覺得自己沒有什麼「特別」的 那指考適合你

當班際英話比賽 編舞的人一邊哼唱著歌 一邊設計動作
你在一旁讚嘆「好厲害」
何不想想你自己又有什麼特別之處?
難道只有成績贏人家?

當你碰到任何困難 只想著要交給專業的人來處理
何不想想你自己又有什麼特別之處?

當你專注於課本上 滿腦子成績成績
何曾想過你還有什麼特別之處?

當你拿到學測成績單 發覺自己考了個七十以上的總級分
你開始摩拳擦掌 興致勃勃的準備備審資料
想一想 你在經歷或特殊長處、能力、經驗方面 能寫多少?能寫什麼?
難道只能用高級分壓人?
難道只能比別人掰得更多?

封閉的環境使人有兩種因應方式
有人會懂得走出去 更充實自己
就像音樂班有人懂得為自已找機會 嘗試認識更多人 只因他覺得自己生活圈太小 見識不夠多
有人卻安於現況 認為自己「這樣就很好」
而一再的把自己推入更封閉之中

我喜歡讓自己掌握一個大方向就好
並且清楚自己在做什麼
掛在心裡 不說出 更不寫下
因為我喜歡多聽 多聞 多認識 多了解
而不是一味的限制自己的方向

這會讓我在某些方面看似不及人
卻可能在更多方面有機會學到更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死射=十三 的頭像
    死射=十三

    それは、夢の終わり。

    死射=十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